新闻中心NEWS CENTER
24小时QQ客服
当前位置首页 > 水源?水厂?饮水危险来自何方?

水源?水厂?饮水危险来自何方?

(来源: 四川在线   公布时间: 2014-4-18 )

 

    水源: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成为了最大危害。

     自来水超标有害物质大多数来自水源地。30多年来快速工业化导致广泛的水源地污染。

     饮用水研究权威、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占生认为,不合格水对人体的危害,有看得见的,有看不见的。看得见的通常是微生物污染危害,可能致人突发急性疾病,好在国人习惯饮用开水,可以杀死微生物污染物,这个危害表现并不明显。

     看不见的危害,容易被忽视但更值得关注。自来水的有机化合物总量(CODMn)超标易导致慢性疾病。王占生告诉财新记者,饮用有机化合物总量超标的水,“一天两天没问题,半年一年看不出问题,但有机化合物会在人体中富积,最终对身体造成危害,严重时可能致癌、致畸、致突变。”

     有机化合物总量是指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所测定出的水中COD值。COD俗称化学需氧量,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(各种有机化合物、亚硝酸盐、硫化物等)数量多少。美国环保总署曾发布报告称,现有检测技术发现水中有2221种有机化合物,在饮用水中发现有756种,其中有20种致癌物,23种可疑致癌物,18种促癌物和56种致突变物。

      王占生称,这些有机化合物中,相当一部分是环境激素,又叫内分泌干扰物。环境激素有四方面的危害,会让人免疫力降低,会影响人的生育能力,会致癌症,会对人神经系统产生干扰。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研究所主任鄂学礼,2006年在论文《饮水污染对健康的影响》中,引述了国内在多地水厂出厂水中检测到环境激素的情形。

      水厂:处理工艺跟不上污染

      尽管水源污染严重,至2009年底,全国县以上4000多家自来水厂中,98%仍使用传统工艺。目前,仅有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和杭州、郑州等部分城市的部分水厂实现了深度处理。预计2012年7月1日饮用水新标强制执行开始,采用深度处理的水厂,比例只会再多一个百分点而已。

       面对一半不合格水源,水厂滞后的自来水工艺,成为失控的第一道关口。滞后的水处理工艺,叠加不合格的水源,自来水严峻的水质现状事属必然。

       水厂处理后,水流入城镇供水管网,最终到达用户水龙头。入户之路并不太平,老旧的管道再加二次供水,让已堪深忧的自来水水质雪上加霜。

       住建部在2002年、2003年曾调查数百城市的供水管网,发现管网质量普遍低劣,已不符国标的灰口铸铁管占50.80%,普通水泥管占13%,镀锌管等占6%。这三类低质管网主要铺设于上世纪70年代至2000年之间。2000年后城镇新铺管网有很大改进,但已铺管网改造却不多,质量低劣的管网大多数现在仍在服役,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地段。老旧水管容易腐蚀、结垢,产生微生物细菌种子,与水中营养物发生反应,形成二次污染,有时肉眼可见,水发黄发黑发臭,但多数时候肉眼无法发现。

       在自来水条件最好的北京市,近十余年投入巨资改造供水管网,仍未更换完毕,至今未实现直饮水。多数大中小城镇的管道老旧问题无法与北京相比,距离直饮水遥不可及。

        公众:对饮用水的安全认知不够

      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饮用水安全研究所所长刘文君认为,公众对饮用水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,也严重认识不足。

      第一个误区是对有机化合物长期危害认识不足,因为这类危害一二十年才可能致病,并且很难证实疾病与饮用水之间的因果关系。

       第二个误区便是以为家中只要装了饮水机便没事。国外大量研究发现,水中有害物质只有三分之一是通过饮用进入人体,另外三分之二是通过皮肤吸收和呼吸进入人体——在洗浴、洗涤、刷牙、洗脸时,仍然逃不脱水质污染。

        即使是饮用水突发性污染多次成为关注焦点,其频率也很可能被低估。近几年发生的几起重金属污染事件,如2008年株洲、湘潭镉污染事件,2012年2月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,每次都是偶然发现。“两次定期检测之间的发生污染,往往不能被察觉。”

 

 

 

在线客服